【导语】 14亿,人口红利如何继续造福制造业?
在11日的公布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实际查得人口为1,411,780,000人,相较2010年普查数据增加72,060,000,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人口向发达地区进一步聚集趋势明显。
14亿人,人口红利继续存在?!
庞大的人口数量证明我国拥有充沛的劳动力,但是作为最为劳动密集的制造业,近些年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愈发严峻。我们的劳动力都去哪了?哪些行业真的拥有人口红利优势?相信外卖、快递一定能够占据一席之地。数据显示,早在2019年,国内从事快递业的人员已突破1000万人,餐饮外卖员总数已突破700万人。2020年数据持续上升,短短两个月时间就新增了58万名骑手,而其中有4成都是来自制造业的工人。
为什么进入制造业的人越来越少?
首先宏观角度,新生的劳动力变少了,1962-1973年之间,我国每年约有2500万到3000万左右的新生婴儿,他们为80年代之后的中国经济起飞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而1998年以后,每年新生婴儿人数逐年下降,至2003年后,稳定在1500-1600万左右。出生率的降低,意味着每年减少1000万左右的劳动力人口。
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比
其次是劳动力结构的变化,1999年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急剧增长,2005年跨过500万大关,至2019年则超过了820万。在劳动力资源总量下降的情况下,这个数字意味着竞争相对高层次产业职位的人口在急剧增加,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工厂找工难问题并存。这其中也包含着就业观念的变化,进厂工作不再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多数人不希望自己的下一辈还在工厂工作,工人通过加班来实现高收入的现象特别常见。
高校生就业困难
现状已存在,如何“尽人事”?
首先是纺织厂、电子厂等劳动密集型厂家,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提升产能,这类工厂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前期为带动就业和提升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转型阵痛无法避免,招工难的问题,应当由智能化升级和产业转移来稀释。
国内产业西部转移
其次,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主要用工地,制造业普遍面临熟练工和技能人才紧缺的情况。以我们熟悉的金属切削行业为例,学徒工往往需要几个月来进行培训学习,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在面对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企业,小编认为应该从这么几方面下手:
一是企业首先提升待遇和环境,提供更好的社会福利,以更优厚的条件来吸引人才,并且创造更多提升价值的机会,用实际行动留住人;
二是培养更多的技术型人才,应当加强校企合作的模式,避免产生教育和就业的断档,学习内容无法直接用于实践;
三是制造业的利润率普遍低于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制造业可以大量的吸纳劳动力,政府应该出台更对的政策扶持技术型企业招揽人才,提升技术型工人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由北京精雕创办的精雕学校
其三是产业聚集带动行业发展,以长三角的汽车产业集群为例,围绕大众、吉利等大体量厂家,有一众零配件企业做配套生产和服务。产业集群协调化生产,可以在生产规模、制造技术、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具有优势和领先地位,吸纳大量的优秀人才前来就业,同时可以将当地产业往高技术领域提升,一举多得。
吉利汽车宁波杭州湾基地的焊接车间
作为第一大人口大国和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我国的制造业正在向高端化攀升,劳动力也只是其中的一个问题,并且小编相信很快就会解决。合理利用人口资源,因势利导、多方协同的去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突破各个行业的技术封锁,才是我们制造从业者奋斗的目标。
ITES深圳工业展旗下的金切机床展,集结国内外一流品牌,其中工具企业300+家,细分5大专区,展示各类数控机床、核心功能部件、先进检测设备、刀具工具等,呈现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新技术及解决方案。
展 会 咨 询
宋先生
座机:0755-83027334
邮箱:mkt26@simmexpo.com
周先生:
手机:13456332378
邮箱:zhouyuqi@simmex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