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工业制造技术及设备展览会

2025.3.26-3.29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

广东“十四五”规划印发!2分钟速读你最关心的重点~

2021-08-19 09:54:45 来自: ITES深圳工业展 3129

【导语】 广东各市高质量制造业一览

近日,《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印发,《规划》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作为重要指引性文件,《规划》关乎每一个制造企业的发展战略。文件共81页,下面让特斯哥帮你精选核心讯息,重点分析产业集群及其战略目标。

 

此前,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在《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东文表示,“十四五”期间,计划安排约500亿元用于支持先进制造业项目的落地;还将为战略性产业提供超过2.5万亿融资额度。”

 

一系列重大利好,制造业有望造就新发展格局。为达到目标,《规划》主要瞄准三个重点方向:继续做强做优战略性支柱产业,高起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

 

重点方向1:巩固提升战略性支柱产业

 支1.png

支2.png

 

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广东制造稳定器,具体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

 

新一代电子信息

到2025年,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6万亿元,形成世界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半导体元器件

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 打造涵盖设计、制造、 封测等环节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全产业链。

广州:开展“芯火”双创基地建设,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

深圳、汕头、梅州、肇庆、潮州:建设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聚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集成

电路公共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主动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 发展半导体元器件配套产业。

 

新一代通信与网络

以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惠州、江门等市为依托,重点发展 5G 器件、5G 网络与基站设备、5G天线以及终端配件等优势产业,补齐补强第三代半导体、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基础材料与核心零部件产业,打造万亿级 5G 产业集群。

沿海经济带:发展5G基础材料、通信设备等产业。

北部生态发展区:发展5G融合应用。

 

智能终端

深圳、东莞、河源:发展5G智能手机。

深圳、东莞、佛山、珠海、中山:发展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智能照明、智能音响、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智能家居设备。

广州、深圳:健康监测仪器和检测设备。

深圳、广州、惠州、东莞:发展前装和后装车载设备。

深圳、广州、东莞:发展智能水电气表和智能传感器。

广州、深圳:发挥通信和卫星技术优势, 发展新型应急指挥通信装备。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硬件

深圳:重点建设中国鲲鹏产业源头创新中心,建设全国鲲鹏产业示范区,打造鲲鹏生态体系总部基地。

广州:重点建设“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和通用软硬件适配测试中心,布局建设若干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园。

珠海: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联合创新中心,发展鲲鹏产业生态;以南方软件园为抓手,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集聚。

云浮:以省市共建方式打造信创产业园区,引进重大项目,培育信息技术骨干企业。

广州、 深圳:打造网络安全产业集聚区。

 

汽车

到2025年,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超过1.1万亿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


传统燃油汽车

广州:以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为核心,佛山以南海区为核心,加快建设汽车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汽车整车、轻量化零部件及相关配套产品制造。

中山、江门、肇庆:着力发展客车、公交车等商用车,以及救护车、消防车、应急救援车、警车、冷链车等专用车产品。

 

新能源汽车

广州:加快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车型快速产业化。

深圳:以坪山区为核心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珠海:以金湾区为核心,重点发展新能源整车制造、锂电池材料、动力总成、充电设备以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

佛山:依托南海区“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高明区“现代氢能有轨电车修造基地”和 “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氢能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加快新能源汽车制造、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制造和氢能汽车推广应用。

肇庆:依托大旺产业园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科技产业园等载体, 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制造。

东莞:依托松山湖等载体平台, 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创新中心。

惠州:依托大亚湾新兴产业园,进一步增强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能力,加快形成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湛江:加快建设粤西地区大型汽车产业园区,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关联产业。

茂名:依托氢能源产业基地,着力打造涵盖氢能、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的综合性产业基地。

汕尾:依托陆河工业区等加快发展新能源客车及零部件制造项目。

 

智能网联汽车

广州:建设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应用示范区,加快推进国家5G车联网先导区建设。

广州、 深圳:在公共交通领域率先探索自动驾驶示范应用,打造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示范应用案例。

广州、 肇庆:规划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区以及若干半开放、全开放测试区测试场,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

惠州:以东江高新科技产业园为依托,发展智能驾驶舱解决方案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空调控制、胎压监测、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联网。

东莞:以松山湖国家高新区为依托,重点打造人工智能与各类交通工具相结合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汽车零部件

广州:重点发展内燃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汽车配套产品。

深圳:加快发展可充电动力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汽车线束、高压配电箱、 电机控制器等汽车核心零部件和系统。

珠海:着力发展电机控制器、车载充电机、DC-DC 转换器、电子油门踏板等关键零部件。

佛山:着力发展汽车外饰件、汽车线束、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等汽车零部件制造业。

东莞:着力发展汽车模具、机电配套等产品。

惠州: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池和氢能电池、汽车线束、汽车发动机、传感器、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内外饰件、汽车电子、汽车灯具等。

中山: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机、氢燃料电池系统、整车控制系统。

江门: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材料、汽车线束、连接器、透镜等汽车零部件及配件。

肇庆:加快发展电池、电控、电机、轮胎、底盘、传感器、照明系统等汽车配套产业。

河源:加快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汽车模具及保险杠、门板、后备箱、汽车门把手等汽车零配件产品,配套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研发测试中心。

汕尾: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总成部件及电子元器件、智能电子 配件等零部件制造。

湛江:重点发展汽车钢板、车身涂料、汽车内外饰、锂离子电池材料,加快引进动力及储能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汽车零部件制造,配套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研发机构。

梅州:重点发展汽车玻璃、轮胎、车轴、汽车音响等产品。

清远:重点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车用电动助力转向、能量回馈式电动助力制动等零部件。

汽车测试及试验

广州、深圳、韶关、汕尾:统筹各企业对汽车及零部件的检验及测试需求,共同参与大型综合性测试基地建设,重点推进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基地、南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中心、比亚迪陆河试车场等项目建设,打造国家级整车及零部件试验检测基地。

 

超高清视频显示

到2025年,超高清视频显示上下游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


通信终端及智能终端设备制造

广州:加快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发展4K/8K摄像机、编解码设备、超高清显示设备、超高清视频移动智能终端等,打造世界显示之都。

深圳:重点发展超高清传输设备、4K/8K电视产品、智能机顶盒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高清视频技术创新策源地。

东莞:重点发展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

惠州:重点发展4K/8K电视机和显示器、平板、超高清机顶盒、WIFI6路由器、VR/ AR、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

佛山、 中山、 江门:重点发展显示面板等产品。

 

核心元器件

以广州、深圳、珠海等市为主要依托,跟踪服务广州“粤芯”等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核心电子元器件及关键材料公共技术平台,带动湛江、汕头、韶关、梅州等市配套发展超高清视频上下游产业。

 

生物医药与健康

到2025年,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力争实现营业收入1万亿元,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高地。


医药制造业

广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合作区和研发中心,布局生命科学、生物安全、研发外包等领域,加快发展生物制药、化学药、现代中药。

深圳:建设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策源地,做精做深生物信息、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领域,重点推进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创制及中药现代化发展,开展高端仿制药、首仿药等研

发。

珠海:打造生物医药资源新型配置中心,加快发展精准医疗和中医药医疗服务,重点发展现代中药标准化、高端制剂等领域。

东莞:依托松山湖生物基地,发展生物药、化学药、中药。

佛山、中山:打造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生物医药科技国际合作创新区。

惠州、东莞:打造国内重要的核医学研发中心、生物医药研发制造基地。

江门、肇庆、湛江:建设再生医学大动物实验基地、南药健康产业基地。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布局建设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道地药材和岭南特色中药材原料产业基地。

 

重点方向二: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1.png

 新2.png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广东制造推进器,具体包括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

 

高端装备制造

到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达3000亿元以上,打造全国高端装备制造重要基地。


数控设备

广州、佛山、江门、阳江:打造高端数控精密加工装备产业基地

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打造国际领先的激光装备产业基地。

广州:加快推动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关键零部件等领域技术协同攻关。

深圳:加快发展高端医疗设备装备与精密制造,重点开展先进材料创新和高端医疗装备先进集成和产业孵化。

肇庆:重点发展智能化仪器仪表、新型传感器、专用智能检测设备、专用核心元器件。

韶关:立足现有产业优势建设高端装备零部件配套区。

 

航空航天装备

广州、深圳、珠海:建立省航空产业创新平台,打造航空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

珠海:支持航空产业园建设,推动水陆两用飞机批量生产,加快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航空试飞设施建设。

汕头、佛山、阳江、揭阳、惠州、云浮:延伸发展航空装备产业链。

 

轨道交通装备

江门:依托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城际和城市轨道车辆的制造、保养以及大中修业务。

广州、深圳:加快建设轨道交通核心装备制造和系统集成、高端咨询设计及增值服务产业基地建设。

珠海、佛山:重点发展低地板车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大中修业务。

 

智能机器人

到2025年,智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达到800亿元,建设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机器人产业创新、研发和生产基地。


工业机器人

广州:依托省机器人创新中心,加快推动以面向汽车、船舶、航空等高端制造业为主的集成应用,完善标准化、检验检测、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能力。

深圳:推动以面向3C产业为主的工业机器人及集成应用,发展工业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制造。

佛山:重点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和机器人谷, 推进工业机器人在家电、 陶瓷、 纺织、 家具等重点行业的集成应用。

东莞:重点培育核心零部件企业和机器人系统集成商,推动工业机器人在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的集成应用。

中山:加快推进高端无人装备的产业化。

揭阳、江门、肇庆、汕头、潮州:发展机器人整机、配套零部件及集成应用项目。

 

机器人智能技术。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惠州:以智能感知、人机协作、自主决策为突破方向,重点突破复杂动态场景感知、实时精准定位、自适应智能导航等人工智能共性技术,提升工业机器人控制、传感和协作性能。

广州、 深圳:加强语音识别、移动定位等技术应用,提升服务机器人人机交互及自主作业水平。

深圳:重点突破群体智能技术, 提升多无人机 (船) 协同作业与交互能力。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推动机器人与物联网的融合应用,开展机器人故障诊断及预测性技术研究,提高机器人运维水平。

 

无人机

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依托,突破无人机专用芯片、飞控系统、动力系统、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做大做强无人机产业,推动在物流、农业、测绘、电力巡检、安全巡逻、应急救援等主要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

 

服务机器人

依托广州、深圳、佛山等市服务机器人产业基础,围绕助老助残、家庭服务、医疗康复、救援救灾、能源安全、公共安全、重大科学研究等领域,重点发展消防救援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等标志性服务机器人。

 

 

激光与增材制造

到2025年,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规模保持全国领先,营业收入超过1800亿元,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


激光制造

广州:发挥广东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科研优势,重点布局专用材料、 精密激光制造等。

深圳:发挥创新企业聚集发展和国际合作方面的优势,依托深圳激光谷产业园、 大族全球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重点布局激光材料、核心器件、激光装备等。

东莞:依托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等科学装置,布局精密激光智能装备及核心零组件研发、设计及生产线。

 

增材制造

广州:依托3D打印产业园,重点布局生物增材制造、增材制造装备等。

深圳:加快高精度增材制造原型技术的产业化转化,开展高性能高精度增材制造打印材料研发。

 

 

精密仪器设备

2025年, 精密仪器设备产业规模达到约3000亿元,基本建成产业结构布局合理、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具有核心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现代化产业集群。


工业自动化测控仪器与系统

广州:加快推进面向消费电子产线的模块化嵌入式仪器平台、基于AI的产线视觉测试平台、面向自动化产线的模块化夹具与载板平台等研制工作。

深圳:加快OCA(光学胶)自动全贴合设备研发。

中山:加快“超精密仪器技术与工程产业化及研发中心”建设,研发共焦显微仪器、超精密多轴基台和平板在线检测装备等。

 

大型精密科学测试分析仪器

广州、深圳:高校、科研院所加强精密仪器设备检测创新原理和方法的基础研究,解决精密仪器设备的关键技术问题,逐步实现精密仪器设备产业的短板技术与关键设备国产化突破和进口替代。

广州: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端科学仪器创新中心,以质谱仪器开发为主线,重点攻克激光器、离子源、真空系统、数据采集等关键核心技术。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布局建设精密仪器设备科技产业园区,支持中山西湾国家重大仪器科学园、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广州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等各类专业园区(中心)建设。

 

高端信息计测与电测仪器

广州、深圳:加快高精度电测仪器、户外高加速老化试验仪、高精度多声道超声波流量计、5G 数据采集综合测试仪、高精密触发测量、高精密扫描测量等仪器研发创新,支持开展环境应力筛选、可靠性强化、产品寿命等可靠性工程试验、产品可靠性检验检测等应用。

佛山:加快红外光谱仪等测量仪器研发创新。

 

重点方向三:谋划发展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而形成,尚处于孕育阶段或成长初期,并将会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支撑和巨大带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包括卫星互联网、光通信与太赫兹、干细胞等;“十四五”时期,着力推动广东省未来产业不断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制造业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